1、泥范铸造
从考古发掘来看,夏代已经能熔铸青铜。最初的铸型使用石范。由于石料不易加工,又不耐高温,因此,石范很快被泥范取代。商代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标志,已经用泥范铸造铜锛、铜铃等。盘庚迁殷以后,青铜冶铸技术达到鼎盛时期。为获得形状复杂、花纹奇丽的青铜铸件,冶铸工匠选取质地纯净、耐火度高的泥沙炼制泥范。
在造型工艺上,泥范铸造以分铸法为基本工艺,从而铸成复杂的器型,或者先铸器身,然后在上面合范,浇注附件;或者先铸附件,再在浇注器身时,将二者铸接成一体。春秋时期,先铸附件后铸器身这一工艺成为分铸法的主流。对范芯的干燥、焙烧、装配、均匀壁厚,使之能够同时凝固,预热铸型使它能顺利浇注。在这方面,商周时期已摸索出一套成熟工艺。
泥范铸造的又一个杰出成就,是叠铸法的出现和广泛应用。叠铸是把许多范块或者成对的范片叠合装配,由一个共用浇道进行浇注,一次就可以得到几十甚至上百个铸件。我国最早的叠铸件是战国时期的齐刀币。汉代,叠铸法广泛用于钱币、车马器的生产。唐宋时期,用泥范铸造大型和特大型铸件的工艺日臻成熟。沧州五代时期的铁狮子、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,都是世界闻名的巨大铸件。
2、铁范铸造
铁范铸造又称金属型铸造,其铸型材料不再使用石头和泥沙,而改用金属,耐用性更强,实现了从一次型向多次型的飞跃,这在铸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1953年,考古学家在河北省兴隆县发现了铁范,证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使用白口铁的金属型浇注生铁铸件。这批铁范包括锄、镰、斧、凿、车具等,范的形状和铸件吻合,壁厚均匀,利于散热;范壁带有把手,以便握持,又能增加范的刚度。除铁制金属型外,战国和汉代也使用铜制金属型铸造钱币。由于金属型生产效率高、使用寿命长、产品规格齐整,又能保证得到白口组织,与铸铁柔化术配合使用,在古代农具铸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3、熔模铸造
传统的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、出蜡、捏蜡或拔蜡。《唐会要》载,开元通宝已经使用蜡模,这是失蜡法的最早文献记载。现在传世和出土的开元钱币,有一种带有甲痕,据说就是用蜡模铸造留下的痕迹。宋代赵希鹄《洞天清禄集》记述了这一工艺,用蜡刻画成模,放在桶状容器里,经用澄泥浆多次浇淋后,撤去桶板,加敷含有盐和纸筋的细泥和背泥,做成铸型,然后出蜡、浇注。这种方法用于小型铸件,与明清时期失蜡铸印工艺比较接近。古代熔模铸造多用作艺术铸件或钟等。